我們現在常說的水泥磚,是用瓷磚的材質來模仿水泥的肌理,而廈門的水泥花磚,它不是陶瓷質地,是實打實的“水泥制造”,這種磚在廈門的老房子里十分常見,也算是廈門一種獨特的建筑文化了,在設計上,它們和 INOL 的水泥花磚也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今天這期重點(dian)給大家介紹一家又賣(mai)花磚,又賣(mai)衍(yan)生品,還可以喝茶聊(liao)天的跨界店,這家店叫做吉(ji)治百貨。
吉治百(bai)貨位于廈門最老的(de)菜(cai)市場(chang)——八市,對面是始于1842年的(de)百(bai)年老店黃(huang)勝記。當(dang)我告訴(su)的(de)士司(si)機要去(qu)那里的(de)時候,司(si)機的(de)腦門兒上(shang)大寫(xie)一(yi)個問號(hao),他(ta)可能在想(xiang),來廈門旅游(you)的(de)人不(bu)都直奔鼓浪嶼么,還有人去(qu)菜(cai)市場(chang)的(de)?
我們(men)都習慣了旅游的(de)景點要么在(zai)世外桃源(yuan),要么在(zai)洋(yang)氣的(de)街區,但是你到過(guo)(guo)廈(sha)門(men)(men)就會發現,很多值得(de)一(yi)去(qu)的(de)地方,都隱蔽在(zai)小街小巷(xiang),我去(qu)過(guo)(guo)的(de)最任性的(de)是一(yi)家叫做“Thank you ”的(de)咖啡廳(ting),空白的(de)門(men)(men)頭毛線都沒有,只(zhi)在(zai)進門(men)(men)的(de)地方用黑白相間(jian)的(de)馬賽克拼(pin)了兩個字“謝謝”,也(ye)是醉(zui)了。
吉(ji)治(zhi)百(bai)貨(huo)主(zhu)要經(jing)營廈門(men)(men)古老的(de)水泥(ni)花磚(zhuan)及衍生(sheng)(sheng)品, 這些水泥(ni)花磚(zhuan)在19世(shi)紀末遠渡(du)重洋風靡廈門(men)(men),老別墅(shu)、老建筑里隨處(chu)可見(jian),算是廈門(men)(men)一道別致的(de)風景。而(er)如今的(de)廈門(men)(men)設(she)計師,用衍生(sheng)(sheng)品的(de)手法,讓小花磚(zhuan)的(de)產品鏈(lian)生(sheng)(sheng)長得(de)更加枝繁葉茂(mao)。
吉治百貨(huo)總共四(si)層,每(mei)一層都有一個(ge)主題。
一層【禮】
一層【書】







三層【花】
這一層是下午茶的好去處,點了(le)一份花果茶和傳說(shuo)中的阿吉仔糕點的拼(pin)盤(pan),服務(wu)生特別斯文貼心(xin),特地端(duan)上一杯溫水,說(shuo)因為(wei)我點的東西都(dou)比較甜。



四層【茶】
四層是(shi)樓(lou)頂,有一(yi)個(ge)(ge)(ge)陽臺可以俯瞰整個(ge)(ge)(ge)八市(shi),桌(zhuo)子(zi)上有一(yi)只懶洋洋的(de)(de)貓咪,曬著太陽用(yong)一(yi)個(ge)(ge)(ge)姿勢睡了(le)整個(ge)(ge)(ge)下午。我們常(chang)說“禪茶一(yi)味”,總是(shi)透著一(yi)種清幽的(de)(de)意境,然(ran)而(er)當你置身在(zai)(zai)市(shi)井之中品茶的(de)(de)時候,窗外是(shi)電線(xian)與網(wang)線(xian)的(de)(de)糾纏,城管與小(xiao)販的(de)(de)糾纏,阿婆在(zai)(zai)為一(yi)條魚(yu)講價,奔馳(chi)在(zai)(zai)向三輪車狂(kuang)按喇叭,熱鬧得如此(ci)真實,我想起(qi)了(le)那句(ju)話“大隱隱于市(shi)”。


忍不住和小貓咪來一張合影,我覺得貓咪和茶室是絕配,那種慵懶的情緒,特別對路。
開篇的時候我就說過,這些小花磚在廈門的老房子里很常見,所以,除了吉治百貨,我還隨手拍來大把。
這是"不止書店",到廈門有兩種去處必須體驗,書店和咖啡館。


這是鼓浪嶼上的“一日三茶”里的花磚,店里只賣三種茶,分別適合(he)早、中、晚(wan)飲用,我(wo)覺得名(ming)字(zi)取的特別好(hao)。



這(zhe)些都是鼓浪(lang)嶼上的隨手拍,已經(jing)不記(ji)得店名了。


SO,如果(guo)你(ni)喜(xi)歡上面這些小花磚,那(nei)你(ni)也很有可能喜(xi)歡依諾的這些產品:
INOL《蘭爵》系列




INOL《凱撒》系(xi)列




INOL《洛克》系(xi)列(lie)

